2020年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以抗震精神办学,以大钊精神育人”的办学理念,紧密结合当前疫情防控任务,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对照全国文明校园创建标准,在“新”字上求突破,在“实”字上花气力,在“好”字上见成效,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守正创新,为现代化、开放性、高水平唐山师范大学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文化条件。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着力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精神文明建设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认真落实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举行校系(院)两级中心组理论学习20次以上,发挥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作用,发挥好党校主阵地作用,发挥好“干部在线学习”、“理论园地”专题网站平台的作用,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将理论学习不断引向深入。进一步推动师生加强使用“学习强国”移动学习平台,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二)加强理论宣传和理论研究
加强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依托我校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和我校哲学社会科学优势,组织专家学者在主流媒体和网络空间推出一批有深度的理论研究成果,;在学校的“三风”建设、办学理念解读上下功夫,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讲坛论坛,重点支持建设若干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讲堂;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讲清楚、讲明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依托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社团,推出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的文创精品,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深入人心。
(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认真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不断提升教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逐步扩大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助课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主渠道作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专业课教师要强化全面育人意识,研究课程思政的规律,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推动“课程思政”工作的发展。深化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组织开展理论学习、专题研讨、实践锻炼等多种形式的培养活动,将青马工程打造成为学生思想引领的特色亮点。
二、以筑牢意识形态阵地为基础,着力营造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良好环境
(一)建立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长效机制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唐山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唐山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施方案》,研究召开全校意识形态工作会议,根据新的形势变化及要求,制定并出台加强我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施方案和意识形态工作的“三清单四办法”,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切实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健全意识形态工作体制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党委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分党委、党总支书记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
(二)突出意识形态重点工作
党委书记、校长和院(系)分党委、党总支书记、院长(系主任)每学期至少为学生讲1次思想政治理论课,将之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考评体系。各党总支每学期至少召开2次意识形态安全专题会议。进一步建强意识形态阵地,落实“一会一报”制度,加强学术领域管理,开展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督查,强化网络舆情搜集研判,规范师生自媒体管理,做好重大活动和热点问题、突发事件的网上舆论引导。做好校园宗教管理工作,把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纳入党校学习培训计划,纳入干部日常教育培训、师生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工作之中,落实信教人员所在单位联系人制度,坚决防控校园传教现象。
三、巩固市级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成果,为争取省级文明校园营造良好环境
(一)巩固市级文明校园创建成果,提高文明校园创建水平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文明校园测评细则》,对标对表,深化文明校园创建。按照文明校园创建“六个好”标准,进一步强化文明校园常态化长效化管理,夯实责任、压紧任务、巩固成绩、补齐短板,及时做好测评材料网上申报,不断巩固提高创建水平。建立和完善校、系(院)两级精神文明创建机构,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各分党委、党总支书记、各部门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和各单位的创建工作,做到职责分明、任务明确、责任到位。广泛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宣传教育,激发师生员工参与文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文明校园创建明察暗访,把文明校园考评与日常检查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各单位要明确任务,狠抓落实,广泛开展多种形式、各具特色的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学校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水平。
(二)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突出“三风”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体现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具体实践中,增强广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继续组织开展“青春大讲堂”活动,邀请在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人物来学校作报告,大力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围绕改革开放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国家公祭仪式等开展主题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持续深入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活动、光盘行动,营造“人人节约、事事节约、环环节约”的校园新风。加强以“沉下心思,放开眼界”为内容的学风建设,加大免监考考试推进力度,力争达到免监考考试各系全覆盖;加强诚信典型宣传,推动形成诚实守信良好风尚。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师生把文明言行举止落实到工作和日常生活之中。
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利用校报、广播、宣传橱窗、班级宣传栏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APP等新媒体,拓宽学校办学理念和“三风”建设的宣传和传播渠道。通过公益广告、宣传橱窗、宣传栏、宣传牌、电子显示屏等展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着力使核心价值观场景化。
(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着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强化师德宣传教育,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引导广大教师应知应做,必知必做;开展师德在线学习教育,举办师德师风专题讲座,召开教师节表彰大会,组织“师德先进个人”和“最美师院人”评选,选树表彰宣传师德师风先进典型,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强化青年教师培养,组织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开展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开展新一轮教师教学大赛,有针对性地促进青年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在教职工中大力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引导广大教师落实“四个相统一”,争当“四有好老师”,做好“四个引路人”,形成“良师益友、承续出新”的教风,以教风建设,推动学风建设。强化师德考核监督,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要求,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
(四)不断深化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促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
进一步规范志愿服务组织,推进志愿服务融入文明创建活动。以志愿服务为重要载体,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加强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品牌化建设,实施志愿服务一系一品计划,打造具有院系学科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选育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参加国家、省、市志愿服务大赛。充分利用“3.5”学雷锋纪念日、“12.5”国际志愿者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助学、助孤、助残、助老等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开展“雷锋月”等校园常规志愿服务、大型赛事志愿服务,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组织开展“体验省情▪服务群众”、大学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系列活动,加强对“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点项目、重点团队的支持力度,提高对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的服务成效。组织师生开展献爱心、募捐、无偿献血等公益活动,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志愿服务工作培训,提高我校志愿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加强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宣传,形成“知行合一、大爱及人”的校风。
四、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着力创造优良的育人环境
(一)培育和弘扬学校精神
进一步在广大师生中加大“以抗震精神办学,以大钊精神育人”办学理念的宣传力度,凝聚共识,积淀学校文化底蕴,使之成为指导学校科学发展不竭的精神力量。将“勤学修己 勤思笃学”校训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使之成为凝聚全校师生的“文化内核”。加强百家讲坛、学校河北省滦河文化研究中心等文化阵地建设,逐步形成一批承载学校优良传统和大学精神的文化品牌,着力弘扬学校的大学精神。
(二)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学校立德树人的实践中。组织学生学习中华文化重要典籍,推动学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历史学、新闻学、文学等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在重要节庆日、纪念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组织开展宣传、纪念等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组织唐山地域文化、冀东文艺三枝花和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开办“文化讲坛”,邀请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进课堂。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高水平文化体育赛事。组织开展一年一度的教职工健身运动节、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等校园文化活动,使其内涵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打造一批文化精品。加强校史校训校风宣传教育,强化校史校训校歌育人功能,加强校史资源开发,编印校史知识手册,开展“读校史、明校训、戴校徽、唱校歌”主题实践活动、“知校史爱学校”知识竞赛活动,引导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完善校史馆建设,加大校史馆向师生开放力度,利用新生入学日、学校周年庆典等时间节点,有计划地组织参观校史馆,增进学生对学校、对唐山、对国家的关心和热爱。
(三)推进创新创业文化建设
依托创新创业协会,开展创新创业品牌活动,着力推动科技创新,营造良好创新氛围。组织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形成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为龙头、以学生科研为基础、以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和社团科技活动为载体、以鼓励创新为机制、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补充的工作体系,构建以创新创业精神为核心、创新实践与创业孵化相关联的多层次立体化创业文化格局,在全校营造志存高远、鼓励创新、勇于创业、宽容失败、助人成功的创业型大学文化氛围,培育师生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使广大师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和为社会、为自己开辟事业、创造财富的抱负,使创新、创造、创业成为广大师生普遍接受的生活理念和生存方式。
(四)倡导严谨求实学术文化
着力弘扬崇尚学术、追求真理、注重实践、致力创新的校园学术文化精神,积极利用和创造条件,有效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广泛开展学术活动,在校园内营造浓郁的学术文化氛围,培养广大师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提升学校的整体学术水平。各院系要建立和完善学术沙龙制度、师生学术论坛制度,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文化活动,启迪智慧、激活思想,开拓眼界、提升素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交流;每年有计划地安排师生出国访问、研修,以拓展其学术文化视野。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大力提倡求真务实、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反对思想浮躁、急功近利、抄袭剽窃等不良学术风气。
(五)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加强校园生态环境建设,实施校园形象提升计划,建造绿色的校园景观,建设完备舒适的校园设施,实现校舍布局、场馆建设、道路分布、校园绿化的整体和谐,把学校建设成为绿色生态校园;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在公共场所设置有教育意义的人文景点,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做到师生对校园文化“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整体实施融花草树木、人文景点为一体的校园景观工程,营造高雅优美的校园环境,使之兼具教育性和艺术美,以起到文化熏陶的作用。
五、以安全稳定工作为载体,着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一)构建校园平安环境
定期开展重点场所防火、防盗、防爆、防毒检查,开展消防、地震逃生等应急演练,强化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精细化管理,完成校园技防系统建设,推进“人防、物防、技防、消防”四级联动。强化校园安全稳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严防境外敌对势力、非法宗教组织和邪教组织对校园的渗透和破坏活动,确保校园政治稳定。深入开展“校园安全月”“法制宣传月”等主题教育活动,以“国家宪法日”为契机,举办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法制主题文艺演出等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依法管理、依法治校、文明治校水平。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及时排查化解师生中的矛盾纠纷,使广大师生建立诚信友爱的人际关系,心情愉快地投入工作和学习。倡导师生员工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努力构建协调融洽的上下级关系、团结协作的同事关系、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用关爱构建和谐校园。发挥唐山市未成年人阳光心理培育中心的作用,为唐山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共唐山师范学院委员会
2020年6月16日